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丨吴代立:长园能源锚定标准化与商业闭环路径

发布时间: 浏览数量: 来源:Marketing部


在第十八届(2025)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&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(上海)大会(简称“SNEC”)上,来自全球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、领军企业齐聚一堂。长园新能源事业群、长园深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代立受邀出席SNEC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,围绕新能源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市场机制等核心议题,分享了长园能源的系统思考与实践经验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50821170607.jpg

 

对话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节目主持人李羚瑞主持,与会嘉宾还包括: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辉,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余峰,隆基绿能副总裁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张海濛,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湛晓林,亿纬储能国内销售总经理刘洪光,TÜV北德全球可再生能源高级副总裁、全球智慧能源中心总裁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须婷婷等,共同就产业链协同发展、技术创新路径与商业模式演进展开深入交流,当前,储能行业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节点。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,从局部试点到规模化落地,储能正加速融入新型电力系统。作为一家聚焦储能与充电系统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,长园能源正在系统性推进以产品为锚点的价值闭环,通过技术沉淀与场景联动,助推储能真正成为电力系统中可预测、可依赖、可持续的价值单元。

 

“让储能在每一个场景中实现商业闭环,是长园能源不变的追求。”

 

在谈及储能商业模式时,吴代立将其拆解为产品、销售、渠道与盈利四大维度,并指出:商业模式的根基,首先是产品逻辑的闭环。没有产品长期价值的支撑,任何创新模式都难以自洽、难以落地。

 

当前储能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:

 

生命周期限制:从最初的2000次循环到如今向12000次迈进,储能系统正从3-5年的短周期,逐步向8年、10年乃至“光储同周期”的长期运维演进。

 

系统效率演进:储能站的整体效率正在从83%迈向87%以上,行业亟需进一步优化转换链条中的系统损耗。

 

储能安全管控:储能安全已从单点防控转向系统级治理,从“起火不扩散”到“冒烟不燃爆”,安全管理理念全面升级。

 

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不能只依赖补贴和市场套利,而应扎根于产品价值、场景价值与系统价值的多重支撑之上。正是基于上述行业痛点,长园能源在产品研发与系统设计中,始终聚焦于生命周期提升、系统效率优化与全维度安全管控三大方向发力,通过构建面向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,实现储能价值链在“产品维度”的自我闭环。

 

电芯不止比容量,标准化才是产业协同的分水岭。产业协同中,电芯与PCS作为储能系统价值链中70%以上的构成要素,一直是产能错配的焦点。随着行业电芯迭代节奏加快(280Ah→314Ah→472Ah→600Ah),“产能先行”已逐步让位于“标准先行”。但真正有意义的标准化,不应停留在容量一致性,而应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功能适配。

 

图片6.png

 

比如调频调压、谐波抑制、黑启动、短时爬坡等工况,未来储能系统对电芯的功能性要求将愈发多元。唯有建立“场景驱动型标准体系”,才能从源头上避免技术迭代与系统集成之间的脱节。

 

在此方向上,长园能源正通过深耦合的EMS调度、PCS控制策略优化与系统集成能力,不断增强对电网的理解与响应能力,推进系统标准与电芯标准的协同演进。

 

全球化不能只“出海”,必须“入港”因地制宜构建本地化生态

 

面对欧美地区“本地制造”门槛与地缘政治带来的外部变量,中国新能源企业正在重构全球化策略。

 

“出海不是终点,‘入港’才是重点。” 未来海外布局的关键是两条路径并行:

 

一是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:包括电芯本质安全、系统调度能力、构网型系统设计能力等,从“理解电网”到“重构电网”。

 

二是市场的深度本地化:包括品牌建设、营销体系、团队组织、供应链生态的全流程在地化。

 

在市场布局方面,长园能源正在重点关注拉美、澳洲、中东等新兴市场,并在东南亚、东北欧等低关税区探索产能部署,为未来全球储能增长积蓄弹性。

 

补贴红利到市场红利,储能商业模式转向价值共创

 

“补贴和峰谷价差不是终点,而应成为通向成熟市场机制的过渡。”

 

136号文已成为储能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起点,未来亟需建立起以“价值贡献为锚点”的价格机制——比如探索“蓄水池式储能电价”、容量补偿机制,或聚合服务收益模型,给予投资与运营明确回报预期。

 

与此同时,系统集成商也需主动拥抱服务化转型,从一次性交付向“产品+系统+全生命周期服务”的复合型模式延展,推动储能商业模式从“卖设备”走向“卖价值”。

 

从产品逻辑的锚定,到标准协同的推进;从全球战略的深入,到商业模式的重塑,长园能源正以一贯的系统性视角与务实创新,坚定迈入储能行业的深水区。

 

“真正能穿越周期的,是价值逻辑的闭环。”

 

未来,长园能源将继续以产品为根、技术为基、场景为脉络、标准为引擎,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储能系统价值链,让储能从一项技术,成为能源系统中具有“确定性收益、战略性支撑、系统性安全”的关键资源。

 

新型储能,不只是能源转型的“连接器”,更是下一轮能源价值重构的“变压器”。长园能源以技术确定性支撑商业确定性,在标准、场景与系统边界之间,打造跨越周期的储能价值底座。